问题 | 在监狱中如何处理民事赔偿问题? |
释义 | 服刑期间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互不影响,被判刑坐牢后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对于服刑期间无力偿还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借人可以请求履行买卖合同作为担保,并通过拍卖标的物偿还债务。 法律分析 一、服刑期间民事赔偿怎么办 1、被告人被判刑坐牢后,在民事赔偿上仍需要赔。即便是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死刑后,如果其有遗产的,用其遗产负担民事赔偿;没有遗产的,无法获得赔偿,民事赔偿责任消灭。 2、需要提醒的是,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在适用上,互不影响。即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服刑期间的债务人无力偿还法院判决的民间借贷会怎么办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2、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补偿。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服刑期间的被告人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被判处死刑且执行后无遗产,无法获得赔偿,民事赔偿责任也会消灭。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两种独立的法律责任形式,互不影响。法律规定了多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对于服刑期间无力偿还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并就拍卖所得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主张返还或补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若当事人拒绝变更,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一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二年期满时,所在监狱应当及时提出减刑建议,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提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监狱应当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 对被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