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期满后如何解除党员诫勉谈话的影响?
释义
    诫勉谈话影响期满后,自动解除。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应了解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对于未改正或改正不明显者,根据情节轻重,可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
    法律分析
    诫勉谈话影响期满后,自动解除。诫勉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拓展延伸
    解除党员诫勉谈话后的复党程序及要求
    解除党员诫勉谈话后的复党程序及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党员应向所在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解除诫勉谈话的原因和事实情况。接下来,党组织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对党员的表现、态度、改进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党员的表现符合复党要求,党组织将组织党员大会或党支部会议进行讨论和决定。最后,党员需完成相关党内教育学习,接受组织的再次培养和教育,以确保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要求。复党要求一般包括政治思想上的认同、党纪党规的遵守、组织生活的积极参与等方面。通过以上程序和要求,党员可以顺利解除党员诫勉谈话的影响,重新获得党组织的信任和参与权益。
    结语
    经过诫勉谈话影响期满后,自动解除。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将了解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对于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可以采取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解除党员诫勉谈话后的复党程序包括党员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调查核实,评估表现,党组织讨论决定,完成党内教育学习等。通过以上步骤和要求,党员可以重新获得党组织的信任和参与权益。
    法律依据
    《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第二十条
    诫勉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第二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诫勉档案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的谈话诫勉记录、诫勉书、书面检查材料等进行留存,并将有关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