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对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有何规定?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分为限制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但是,他们可以独立进行纯获利益的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行为。而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则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分析 1、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八周岁,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拓展延伸 民法典如何界定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范围?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能力人是指具有相应法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民法典对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根据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即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各类法律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未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的人则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一些法律行为,但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未满16周岁的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无效,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民法典的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在法律框架下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指导。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范围得到了明确定义。根据年龄的不同,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也有所区分。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16周岁以上但未满18周岁的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代为进行。而未满16周岁的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无效,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