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地纠纷如何处理 |
释义 | 1、对于征地的行为不服的可以采用行政诉讼手段。 认为其存在违法性或者不符合程序规定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确实认为不合理的,对该政府部门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处罚金。 2、对征地的决定不满的可以采用行政诉讼的手段。对于政府、用地单位甚至是村组织的拆迁征地方案和行为都不满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请求上级政府部分对该征地的行为进行审查。如果该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的,可以撤销该行为。 3、没有按照补偿协议补偿的可以采用民事诉讼的方式。 4、没有按照补偿协议补偿的也可采用协商或者是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5、征地部门在征地前可以组织听证会和座谈会。 一、引发征地纠纷的原因是什么 1、制度层面的缺陷与不足 (1)法律制度的缺陷。我国法律并没有关于征地中为了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而进行完整的定义,因此征地权以及征地的范围很容易被当地政府进行扩大。现行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的漏洞极大可能引起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得征地冲突在制度上得不到最根本保证。规制相互矛盾或不适应必然会引起相关土地权力和利益分配不均。 (2)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却违背市场原则,同时补偿范围也十分有限,补偿费用由政府确定而并非市场确定。地方政府以低价征收农民土地,以高价转让给开发商获取利益,农民在整个过程中失去了生活依赖的土地,而获得的补偿远不及日常的生活保障。 2、农民自身层面的因素分析 农民自身层面缺少自上而下的维权途径,在中国农民维权非营利组织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政府不能够听到农民维权呼声。种种现有制度设计的安排和农民可支配资源的缺失,使得农民维权行动也只是一种韦伯意义上的情感行动。农民征地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时,由于缺少权益表达的途径,随着农民个人利益意识的苏醒,农民选择极端的形式集体或个人地维护权益。 3、政府层面治理冲突失灵 (1)地方政府一味寻租,激发矛盾。在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着整个征地过程。政府寻租现象十分明显,一方面低价征收农民土地,另一方面高价转让给房地产商,巨额利益差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2)地方政府对征地冲突治理不力。每个征地冲突事件都有其自身特点,政府部门并没有分门别类综合处理,使得矛盾更加的不断激化。地方政府处理问题作风问题偏差,用粗暴、官僚的方式执法行政,失地农民被迫采取极端方式对抗保护自身权益。 二、征地纠纷一般由哪个部门处理 1、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 2、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3、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 4、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