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工伤鉴定后,申请工伤待遇需递交劳动能力鉴定结果,60天内享受工伤待遇。单位支付伤残赔偿需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工伤赔偿包括治疗费、康复费、住院生活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津贴。工伤待遇审核需递交申请表、鉴定表、病例、发票等资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在60天内作出,并及时送达申请单位和个人。 法律分析 工伤鉴定之后,需要拿到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根据结果向社保中心申请工伤待遇审核,在递交材料之后60天内享受工伤待遇费用,而单位支付伤残赔偿是需要在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时支付。 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治疗费、康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津贴。单位支付员工工伤期间的工资,以及伤残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确定支付方。 工伤待遇审核时在治疗完毕或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下达后,向社保递交申请后下达的。主要资料有:工伤待遇审核申请表、医疗终结或者劳动能力鉴定表、病例、出院小结、医疗发票及住院清单、工伤认定书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申请的时间限制及相关注意事项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申请的时间限制是发生工伤之日起2年内。申请人应尽早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确保工伤事件真实性,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申请;第二,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注明工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第三,咨询专业律师或工会等相关机构,了解申请流程和法律权益保护;第四,按时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工伤鉴定书、医疗证明、工资单等;第五,积极配合工伤认定程序,参与调查和评估。遵守时间限制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顺利获得工伤赔偿。 结语 工伤赔偿申请的时间限制是发生工伤之日起2年内。申请人应尽早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工伤事件真实性,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申请;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注明工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咨询专业律师或工会等相关机构,了解申请流程和法律权益保护;按时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工伤鉴定书、医疗证明、工资单等;积极配合工伤认定程序,参与调查和评估。遵守时间限制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顺利获得工伤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