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诫勉谈话是否要立案
释义
    诫勉谈话一般不会被立案处理。诫勉谈话是教育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有问题的干部的一种形式。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纪律检查,监督管理干部谈话,并组织跟踪考核。诫勉期满,本人应及时向部门、人员和分管领导书面报告个人整改情况,并根据整改情况提出解除诫勉、调整岗位、开除、撤职开除、降级、撤职、降级的建议。训诫期不能提升和重用,解除后多久可以提升也没有规定。
    一、纪检监督方式有哪些方面
    顺着线索调查。纪检日常监督,可以顺着线索调查。一旦发现了违法违纪相关线索,及时顺着线索去调查,不管是事实,还是谣传,要查了才有发言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罪人。
    开展专项检查。纪检日常监督,可以开展专项检查。开展专项检查,主要是排查各单位到底有没有实际的问题,深入细致的检查,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本着有则改之,无责加冕的原则去开展检查。
    召开警示大会。纪检日常监督,可以召开警示大会。在大会上宣读一些反面的例子,让大家听别人的故事,找到自己的错误点,本着照镜子,正衣冠的原则,通过别人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
    进行述廉述职。纪检日常监督,可以进行述廉述职活动。述廉述职活动,是为了帮助大家通过说话、沟通、交谈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工作、作风等问题,让自己先自我检查,再让别人帮你检查,争取早日发现你的错误和不足,帮你改正已犯的错误。
    开展谈话教育。纪检日常监督,可以开展谈话教育。有一些线索,或者有一些苗头,建议要及时找相关责任人谈话,通过谈话的方式,给其提个醒,要求其及时整改,同时也是关心大家的生活,让其不带任何心理负担。
    重视舆情研判。纪检日常监督,还得要重视舆情研判。遇到一些舆情问题,要及时进行研判,要预判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精准判断,及时处置,方能正确行动,才能起到预防作用,不然就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进行暗访抽查。纪检日常监督,可以进行暗访抽查。暗访抽查,主要是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暗地里调查和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大家行得正,走得端,不犯错。同时也及时让那些已犯错的人及时改正错误。
    二、诫勉谈话属于组织处理吗?
    诫勉谈话不属于组织处理。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都是问责的一种方式。诫勉谈话是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律检查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诫勉谈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诫勉谈话要严格要求,指出其存在问题,分清是非责任,督促整改,帮助其汲取教训,防微杜渐,使谈话对象少犯或不犯错误。具体的制度和实施细则由各个单位参照中央文件分别制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第三条(一)不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二)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作风专断,或者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
    (三)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四)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3: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