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国家相关规定,单位应当购买工伤保险,用于保障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治、伤残赔偿和死亡抚恤等。同时,国家也制定了工伤保险的基本标准,规定了保险金的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内容。 然而,目前工伤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却存在争议。一些工伤保险公司采用“拖延、压缩、拒赔”的方式,对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这不仅违背了保险公司的法定义务,也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伤保险公司的监管,确保其赔付标准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社会保险。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工伤保险金的计算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执行。 3.《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工伤保险金应当给付受害职工本人或者其指定的受益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四条:保险人不得违反保险合同的约定,拖延、压缩、拒绝支付保险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保险公司人员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