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一、年休假是法律赋予给工龄满一年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年假不休可以跨一个年度休或者得到相应补偿,但有的公司不给休年假还不给补偿,这就需要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了。用人单位未安排年休假的,最多可以追索3年。 二、年休假纠纷的解决途径:用人单位不安排员工年休假又不按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而发生纠纷的,员工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如劳动部门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而不支付的,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除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标准向员工加付赔偿金。即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权获得日平均工资的600%年休假工资报酬及赔偿金(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员工有权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 年休假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考虑职工意愿统筹安排,一般在当年度安排,最多跨一个年度安排,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衍生问题: 不享有年休假的情形有哪些?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