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一)犯罪分子知道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犯罪事实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二)主观上是为了逃避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三)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犯罪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故意伤害他人后逃跑的,公安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查缉,法院怎样判刑要依据犯罪的情节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故意伤害罪是怎样构成的 1、犯罪主体:故意伤害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在其中,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故意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造成轻伤的,必须年满16周岁才构成故意伤害。 2、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健康造成危害,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以保持四肢、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为内容的自然人的人格权。 4、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是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