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认定公示期限是多长时间?
释义
    工伤认定决定应在60天内完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职工符合条例中的10种情形之一即可认定为工伤,但犯罪、违法、自残、自杀、醉酒等情况不予认定。
    法律分析
    60天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所以工伤认定书一般60天就可以出来。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同时告知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工伤保险条例》的第14、15条中具体列举了职工认定为工伤的10中情形,只要符合其中一种的,都认定为工伤。
    另外,《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职工因犯罪、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或者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或者自残、自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公示期限如何影响劳工权益保障?
    工伤认定公示期限是指用于公示工伤认定结果的时间限制。它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劳工权益的保障程度。如果工伤认定公示期限过长,劳工可能需要在等待期间承担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的压力,造成经济困难。同时,长期等待可能导致劳工的治疗和康复进程受阻,延误了他们的康复和返岗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工伤认定公示期限过短,可能会导致工伤认定结果过于仓促,忽略了某些细节和证据,从而影响了劳工权益的公正保障。因此,确保合理、公正的工伤认定公示期限对于维护劳工权益至关重要。
    结语
    合理、公正的工伤认定公示期限对于维护劳工权益至关重要。如果公示期限过长,劳工可能面临经济困难和康复进程受阻的问题;而过短的公示期限可能导致认定结果仓促,忽略细节和证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及时告知申请人和单位。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15条中列举的情形,职工即可被认定为工伤。然而,犯罪、违反治安管理、醉酒、自残、自杀等情况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因此,确保合理、公正的工伤认定公示期限对于劳工权益的保障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