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期间是否享有选举权及竞选权?
释义
    缓刑期间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取决于是否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根据《选举法》第二条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这些权利。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缓刑犯罪分子必须遵守一系列规定,包括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和迁居需获得批准。
    法律分析
    缓刑期间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看刑罚有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没有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有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根据《选举法》第二条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拓展延伸
    缓刑期间选举权和竞选权的法律限制与保障
    缓刑期间,个体是否能够享有选举权和竞选权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缓刑期间的个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选举权和竞选权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基于罪行的性质、判决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体的社会影响力等因素。然而,法律也对缓刑期间的个体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以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包括透明公正的程序、法定权利的保护以及相关机构的监督。因此,缓刑期间的个体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其在选举和竞选方面的权益和限制,并确保依法行使其权利。
    结语
    缓刑期间的个体在享有选举权和竞选权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缓刑期间无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法律也为缓刑期间的个体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因此,在面临选举和竞选问题时,建议个体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依法行使权利,并了解具体的权益和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20修正):第七章 选民登记 第二十七条 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20修正):第九章 选举程序 第三十八条 选举委员会应当根据各选区选民分布状况,按照方便选民投票的原则设立投票站,进行选举。选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可以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20修正):第九章 选举程序 第三十七条 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