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签合同的劳动者如何维权
释义
    劳动合同对双方权益保护至关重要,未签劳动合同被拖欠工资应要求支付应得报酬和赔偿费。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将导致支付双倍工资、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保护商业秘密和进行竞业限制困难,被迫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企业利益造成影响。不签合同使企业在劳动争议中被动,需承担不利后果。员工可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
    法律分析
    一、没签劳动合同被拖欠工资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被用人单位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得劳动报酬,并可要求支付应得工资收入总额25%的经济补偿或赔偿费用。如向劳动局等部门投诉,劳动主管部门查清事实后,可依法责令用人依法给予应付工资收入50%至100%的赔偿。
    二、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1、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限制,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6、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被迫与劳动者签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7、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十分被动。不签劳动合同,责任主要在是企业。一旦产生劳资争议,企业拿不出重要依据——劳动合同,违法在先,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承担诸多不利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应该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进行补偿。并且不签合同那么就很难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还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的人员。但是如果员工被迫的签订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个时候可以向劳动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的。
    结语
    合理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至关重要。如果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资被拖欠,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应得工资,并可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也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如支付双倍工资、难以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等。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必要时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维权。签订合同有助于保障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