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 |
释义 | 法院对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判刑规定是:行为人抢夺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中国刑法抢夺危险物质罪从哪年开始算的 对于构成抢夺危险物质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对其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的处罚。《刑法》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二、抢夺方向盘构成什么罪 抢夺方向盘会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如下: (一)妨害安全驾驶罪: 1、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个别情况下,车辆上的售票员或者安保员也可成为本罪主体; 2、行为发生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包括公共汽车、公路客运车、大中型出租车等车辆; 3、行为人实施了对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的行为。“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并不需要行为人实际控制驾驶操作装置,只要实施了争抢行为即可; 4、行为人的行为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即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导致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安全行驶,车辆失控,随时可能发生乘客、道路上的行人、车辆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现实危险。 如果行为人只是辱骂、轻微拉扯驾驶人或者轻微争抢方向盘,并没有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不宜作为犯罪处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因为抢夺方向盘,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进而会威胁到公共安全甚至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2、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就构成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鉴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重罪,该罪中的“其他危险方法”应当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具有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而通常情形中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不具有如此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 实践中,对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均不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应当按照妨害安全驾驶罪进行处理。 对于个别情况下, 行为人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均较大,判处1年有期徒刑明显偏轻,符合《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可以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 三、盗窃爆炸物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构成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处罚为: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犯本罪而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