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后职务侵占是否依然成立? |
释义 | 离职后仍可追究职务侵占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处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对于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此行为者,依法定罪处罚。立案标准为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职务侵占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常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 法律分析 一、离职后还算职务侵占吗 1、职务侵占涉嫌刑事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并不因离职而终止。只要有确凿证据,是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执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如下 1、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2、对于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属于刑事犯罪,即使离职后,仍然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是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对于数额较大的情况,可能会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情况,可能会处以更严厉的刑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二)承担国家任务或者参加政府组织的重要活动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