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股东向公司借款是否构成抽逃出资
释义
    股东向公司借款不一定构成抽逃出资。所谓股东抽逃出资是指股东将已交纳的出资又通过某种形式转归其所有的行为。至于什么情况下向公司借款会构成抽逃出资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要根据实践确定。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所以不能认定向公司借款都构成抽逃出资。
    一、不认定为抽逃出资罪的情形有哪些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抽逃出资罪是有一定构成要件的,如果不符合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就不会被认定为抽逃出资罪的情形。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所谓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
    二、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行为主体:该行为的主体是公司出资者,即股东;
    2、主观方面:是看公司股东有无“抽逃出资”的故意,如果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借贷关系或其他依据,不支付任何代价而长期占用股东出资不还的话,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资;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4、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验资成立后又抽逃出资的行为,如果抽逃的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注册资本罪。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三、抽逃出资给他人使用构成犯罪吗
    不一定构成犯罪。需要看抽逃出资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犯罪的立案标准。如,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抽逃出资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等等。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