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路抢险的原则 |
释义 | 法律分析: 一,是坚持先抢通保畅的原则。水毁发生后,该段迅速启动防汛抢险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抢修冲毁路面、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尤其在十多处路基冲刷损毁特别严重,半个路面塌方,路基被掏空,能够通行的路面仅仅剩余2米的路段,劝说大吨位车辆改道绕行,指挥小型机动车辆缓慢通过。在洪水湍急、水毁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抢修队持续工作12个小时,没有出现过往车辆滞留、交通中断的现象。 二,是坚持保障过往行人行车安全通过的原则。因洪水冲击力大,路基掏空、塌方面积还在持续不断扩大,公路通行安全很不稳定,为了保障较窄路段行车安全,设置了安全标志、标牌等警示标志,并协同路政人员彻夜值班巡查,指挥车辆行驶,尽最大努力防止行人和通行车辆发生不安全的现象。 三,是坚持防止水毁进一步扩大的原则。洪水水势减弱后,安排机械设备对堤坝进行了再加固,对沿线防洪堤进行了再维护,并在水毁修复处采取装编织袋的方法夯实处理,以增加水毁修复处的牢固性,防止连续发生水毁时受灾面积的进一步扩展。 四,是坚持先急后缓、快速抢修的原则。水毁发生时,及时集中人、财、物力,调派机械设备抢修冲毁路面,疏通河道,加固堤坝,迅速进行抢修。在洪水得到有效疏导后,第一时间调运土方对冲刷严重的路基进行填筑,并动员所有抢险人员放弃双休日休息,克服高温酷暑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每天坚持12个小时以上,尽早恢复道路畅通,为来往车辆提供正常通行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