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责任主体造成的损失不能通过赔偿得到弥补,该怎么办?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某些情况下,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可能无法通过赔偿来弥补造成的损失。比如,当责任主体已经破产或者不存在的情况下,受害人就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此时,受害人可以寻求其他方式来补偿受损失。例如,可以通过社会救济、慈善捐赠、政府补贴等渠道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从而缓解损失。 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者必要的社会保险待遇,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发生工伤和职业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八百六十三条:对于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或者其他非过错事由造成伤害的,在不排除法律规定赋予的特别责任的情况下,不承担民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保证人用自己的财产承担保证责任,不得以违反法律规定、合同约定或者借保证名义,向债务人提供不实或者误导性的担保,也不得以与债务人没有经济合作往来为由,拒绝履行保证责任。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十条:经营者因提供不安全的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人身、财产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