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实刑两年比判三缓五重。实刑是指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一般需要实际在监狱或看守所里面服刑。而判三缓五是指是指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但是给予五年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不需要在监狱服刑。对于被刑事处罚者来讲,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是较重的。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行为人未有违反考验期禁止性规定,那么相对于实刑2年来说,判三缓五的刑罚相对来说要轻。然而如果被处罚者在违反缓刑考验期规定,被收监执行,那么又是一种情况。判三缓五(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不立即执行,而是有五年的考验期,要根据罪犯在考验期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实际执行三年有期徒刑。 补充资料: 一年可以是拘役(数罪并罚),也可以是有期徒刑;缓刑三年,这三年是不用到监禁场所去服刑的,是由司法社区矫正机构下面的司法所进行监督执行的。实刑一年肯定比判三缓三重很多。 首先实刑和缓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实刑是实打实要在监狱服刑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服刑人员,必须要投入监狱服刑期满才能释放,但缓刑则不用投入监狱,另一个说法也可以称为监外执行,判三缓三则是判三年但可以给三年的考察期,在三年内没有重新再犯罪的现象则消除判罚,在考察期内不定期向当地司法机构汇报个人思想动向和行为动向就可以了。 其次,实刑和缓刑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伤害完全是两个不对等的结果。实刑是投入监狱服刑,进去了监狱,则需要严格按照监狱的规章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完全限制个人自由和通讯自由,强制参加监狱劳动和学习。缓刑基本不影响个人日常生活,只需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司法部门汇报,拥有足够的人身自由和通讯自由等诸多权利。实刑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影响是较大的,缓刑则基本可以忽略。 最后,实刑和缓刑对个人和家人以后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实刑判处则立即取消个人在当地的户籍,并转为监狱户籍,缓刑则不用。实刑对子女以后的工作如参军、公务员考试等影响基本是毁灭性的,全盘否定,而缓刑的性质虽说有影响,到影响面较小,完全达不到实刑全面否定的程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