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欠钱的案件调解好还是判决好 |
释义 |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解与判决都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具体还是要当事人自行决定,选择最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 一、离婚调解书不签字有效吗 夫妻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不一定都是以判决的形式作出裁决。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解决离婚纠纷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一经送达当事人签收就与生效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说明调解书只有经当事人签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绝签收调解书,说明该方并不接受调解结果,或者在调解当时接受了,但在签收时又改变主意了,这是法律允许的,所以调解书就不能发生依法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因此,离婚调解书必须由当事人签字,离婚调解书不签字的话是无效的。 二、法院判决离婚后还可以办理离婚证吗 法院判决离婚后不需要再去办离婚证,生效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和离婚证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从离婚判决生效时起男女双方就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当事人也可以凭借离婚判决书办理再婚登记、户口登记等事项,并且可以凭此证明自己的婚姻状况。 三、老公有外遇不肯离婚该怎么办 老公有外遇又不肯离婚的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离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对于双方感情已破裂,没有和好可能的,法院一般会判决离婚。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要求与被告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起诉状; 2、《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3、原告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符合民法典规定的证据材料; 5、其他主张自己诉讼请求成立的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组织当事人进行调和矛盾,消除分歧,互相谅解,达成协议的行为。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就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