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释义 | 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保护被害人权益,执行刑事政策。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定罪量刑与物质损害有关。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能及时弥补被害人损失,避免损害赔偿难以实现。此外,该制度有助于判断被告人的态度和人身危险性,以正确执行刑事政策。被害人可在第二审提出增加的赔偿请求,但如果被告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赔偿,则需中止或终结执行,以稳定社会。 法律分析 1、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 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刑罚。因为在许多刑事案件,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以及侵犯财产罪的许多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造成物质损害以及造成物质损害的程度,是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决定性因素。 2、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规定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一并解决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害。因为如果不实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往往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有关损害事实难以查清,或因被告人将财产转移、隐匿,导致损害赔偿难以实现。 3、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执行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查明被告人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的态度,从而正确判断被告人是否悔罪及悔罪的态度,判断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这对于在定罪量刑时正确执行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是什么 被害人的赔偿请求还可以在第二审提出增加的要求。被害人还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先予执行的请求。 对于被告人而言,依法如实赔偿被害人因被告的行为造成的损失,是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条件的,但是,如果被告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赔偿的财产,被害人也应服从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裁定,以利于教育改造罪犯,稳定社会大局。 结语 附带民事诉讼的实施对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保护被害人权益以及执行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审理刑事案件中解决民事赔偿问题,可以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判处适当的刑罚。同时,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的损失,避免损害赔偿难以实现。此外,附带民事诉讼还有助于判断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人身危险性,以正确执行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被害人的赔偿请求可以在第二审增加,并可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先予执行的要求。被告人如实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可作为从轻处罚的条件。然而,如果被告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赔偿的财产,被害人也应服从法院的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裁定,以促进罪犯的教育改造,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四条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前款规定的“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二百一十八条 为了确定死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让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对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零一条 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