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内著作权法对于客体保护的问题是什么
释义
    关于著作权保护客体不适用的问题包括: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本条规定不适用于著作权的客体。
    著作权法的客体条件如何?
    著作权的客体指的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客体的条件具体如下:
    第一,作品产生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等的领域内。
    第二,作品的内容须具有独创性。
    第三,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作品须能够被复制。
    著作权法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元/件,可上浮50%,下浮不限;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按争议标的额比例,在规定的幅度内,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费:
    诉讼标的额收费比例
    1万元以下(含1万元)500元—1500元/件;
    1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2%—5%;
    10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1.7%—3.5%;
    5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1.4%—2.8%;
    100万元至500万(含500万元)0.7%—1.5%;
    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0.4%—0.8%;
    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最高不超过0.4%,双方协商确定。
    案件同时涉及财产和非财产关系的,按较高者计算。
    (三)二审案件分别按照一审阶段确定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收费,但在上阶段曾接受委托并收取费用的,本阶段应减半收费。
    (四)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经双方协商实行风险代理的,最高收费额不得高于委托人实际获得财产利益的1107%。
    著作权法律师收费多少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3000元/件,可上浮50%,下浮不限;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按争议标的额比例,在规定的幅度内,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费:
    诉讼标的额收费比例
    1万元以下(含1万元)500元—1500元/件;
    1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2%—5%;
    10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1.7%—3.5%;
    5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1.4%—2.8%;
    100万元至500万(含500万元)0.7%—1.5%;
    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0.4%—0.8%;
    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最高不超过0.4%,双方协商确定。
    案件同时涉及财产和非财产关系的,按较高者计算。
    (三)二审案件分别按照一审阶段确定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收费,但在上阶段曾接受委托并收取费用的,本阶段应减半收费。
    (四)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经双方协商实行风险代理的,最高收费额不得高于委托人实际获得财产利益的1107%。
    打著作权法官司律师怎么收费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00万元)2%
    1000-5000万元的部分(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的部分0.5%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累计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三)计时收费
    1、收费标准:每小时200元-2000元,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在上述幅度内约定计时收费的标准和结算方式。
    2、上下浮动幅度:20%
    (四)增加反诉的案件,反诉部分可以按以上标准酌减收费。
    (五)发回重审的案件,由原承办律师办理的,可以按原收费标准酌减收费。
    (六)风险代理收费
    最高代理费金额不得高于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462%,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法律服务除外。
    著作权法执行情况主要是哪些呢?大家知道?
    【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著作权法》主席令第26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