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是否有权领取工资? |
释义 | 公司与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决定了其是否有权获得工资。如果存在劳动关系,公司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股东只能通过投资获得分红而不能拿到工资。 法律分析 看是不是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向公司实际提供了劳动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公司可依法按月向其支付工资。如果不存在劳务关系,那么股东就不能拿到工资,只有投资分红。 拓展延伸 股东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及限制 股东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及限制是指在公司治理中,股东是否有权领取工资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限制。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通常不享有领取工资的权利,因为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股息和资本收益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股东可能会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劳动合同等身份从公司获得报酬。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对股东工资支付设定了一系列的限制和要求,包括董事会决议、公平合理性、利益冲突等方面的考虑。因此,公司在支付股东工资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法合规,并维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结语 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通常不享有领取工资的权利,因为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股息和资本收益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股东可能会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劳动合同等身份从公司获得报酬。公司在支付股东工资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法合规,并维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