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伤残评定标准实行“按部位、按等级、按比例”原则,根据职工工伤后的僵直度、失能度、残疾程度等情况进行评定。不同等级的伤残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工作场所发生事故,造成职工致残、死亡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给予赔偿,并负责报送职工伤残、死亡基本情况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求报告的其他有关情况。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三条:职工在行使劳动职责或者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受到伤害,或者因工作引起职业病患病、发生残疾或者死亡的,由用人单位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认,认定为工伤并办理工伤保险待遇。 3.《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职工因工伤致残的,应当按照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分别计算伤残津贴。职工因工伤导致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应当按照职工原来的工资、工龄和伤残等级确定伤残津贴。 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伤残评定标准的法律分析及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