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涉众型经济犯罪有哪些特点?
释义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活动。涉及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的金融证券类、传销类、欺诈类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并非规范罪名,而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积极退赃的是否可以减轻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
    刑法新增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涉众型经济犯罪,社会危害性大,通过新增法定量刑情节可以鼓励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从而减少受害人损失。
    二、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有哪些区别
    关于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有哪些区别的问题,我国刑法并没有直接对非法融资进行规定,但是非法集资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融资。因此二者的区别在于,集资是手段,融资是目的。另外,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进行融资,也构成非法融资,但并非一定构成犯罪。非法集资可能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集资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涉嫌构成集资诈骗罪。
    三、诈骗40万去法院大概要判刑多少年
    经济犯罪的两大类:
    《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刑法》第二编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上述两项只是两大类犯罪类型,在罪名认定和具体量刑中不能使用,只作为犯罪类型的具体分类。在这两项犯罪类型中,包括很多具体的罪名,在认定罪名和量刑中,需要按照具体的罪名确定刑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一百二十九条2014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2019年1月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所涉人数众多、当事人分布地域广、标的额特别巨大、影响范围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于受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的以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为被告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并将有关材料移送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者正在审理该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受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应当通过刑事追赃、退赔的方式解决。正在审理民商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发现有上述涉众型经济犯罪线索的,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和有关材料移送侦查机关。侦查机关作出立案决定前,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作出立案决定后,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侦查机关未及时立案的,人民法院必要时可以将案件报请党委政法委协调处理。除上述情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外,要防止通过刑事手段干预民商事审判,搞地方保护,影响营商环境。当事人因租赁、买卖、金融借款等与上述涉众型经济犯罪无关的民事纠纷,请求上述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2: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