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等同于为判刑哪些人能适用缓刑吗 |
释义 | 1、缓刑等同于为判刑。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一、假释和缓刑的区别有哪些 1、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2、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如果不再犯新罪,未被发现漏罪,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3、假释不同于缓刑。二者虽然都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都有一定的考验期,都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发生法定情形为撤销条件,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适用对象不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根据不同。适用假释的根据,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适用缓刑的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适用时间不同。假释是在犯罪分子执行刑罚过程中适用的:缓刑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的。 4、不执行原判刑罚的范围不同。假释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一部分后,有条件不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决的全部刑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