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离婚经济补偿】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一、离婚方式有哪些 按照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 1、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即双方合意离婚,在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订立离婚协议,共同到任一方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离婚方式。 协议离婚需要材料有: (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2)本人的结婚证; (3)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关于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协议的内容应当有利于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2、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是一方要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对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离婚方式。 诉讼离婚需要材料有: (1)离婚起诉状及其副本; (2)相关证据清单。 诉讼离婚的,需要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一般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一般由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满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特殊情况下,可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以及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