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必须去被告户口所在地起诉吗? |
释义 | 起诉不一定要去被告户口所在地,但有例外情况,如对不在中国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失踪人、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的人、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一般情况下,起诉法院有地域限制,可以选择案件发生地或被告公司所在地的法院。对一般民事案件,应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若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可向其中一个区域的法院起诉。特定案件如不动产、港口作业、继承遗产等应向专属法院起诉。如法院争议,由共同上级法院指定受理。 法律分析 一、起诉必须去被告户口所在地吗 不是,也有例外情况,具体内容如下: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二、起诉法院有地域限制吗 一般是有地域限制的。比如你起诉某公司。要么到案件发生地的法院起诉。要么到对方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 三、起诉怎么确定在哪个法院 对一般的民事案件,应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是数个,而且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又不在同一区域内,可向其中的任何一个区域的法院起诉。下列三种案件,原告可向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原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向自己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1、对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正在被劳动教养和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 下列三种案件应向专属法院起诉: 1、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应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起诉; 2、对港口作业中发生的诉讼,应向港口所在地法院起诉; 3、对继承遗产的诉讼,应向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如果已经向两个法院起诉了,应该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受理。如果原告向法院起诉后,该法院发现不应由本院受理,应将此案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对一起案件的受理,如果几个法院发生了争议,又不能协商解决的,由它们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某一法院受理。 结语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并非一定要去被告户口所在地。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可以选择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对于特定案件,如身份关系纠纷、失踪人案件、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的案件以及对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原告也可向自己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同时,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如不动产、港口作业和继承遗产等,也有相应的专属法院。若法院之间发生管辖权争议,应由共同上级法院指定受理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