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如何认定老赖? |
释义 |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包括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行为。 法律分析 老赖是民间的俗称,官方的叫法是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拓展延伸 法院如何有效应对老赖问题? 法院在应对老赖问题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首先,法院加强了对老赖的信息收集和整合,建立了全面的老赖数据库,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资产状况和行踪。其次,法院加大了对老赖的惩戒力度,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以迫使其履行法律义务。同时,法院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征信机构、银行等合作,共享信息,形成联合打击老赖的合力。此外,法院还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加快审理速度,提高执行效率,以便更快地解决老赖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法院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老赖问题,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法院在应对老赖问题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加强信息收集、加大惩戒力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以及推进司法改革等。通过全面的老赖数据库、强制执行措施、联合打击合力和提高执行效率等手段,法院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老赖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