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辞职可获得赔偿
释义
    《劳动法》第38条规定了辞职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辞职赔偿的情况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足额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损害劳动者权益以及使用欺诈、胁迫或暴力手段等。主动辞职的情况下,要求单位赔偿的可能性较小。
    法律分析
    《劳动法》第38条辞职赔偿为: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一般在因为用人单位有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下,员工向单位辞职的话,那么此时可以要求单位做出相应的赔偿。而如果是主动辞职的话,要求单位做出赔偿的可能性比较小。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有哪些1、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条件;2、没有足额支付工资;
    3、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
    5、对劳动者用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甚至暴力的手段。
    拓展延伸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辞职后的赔偿权利与条件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辞职后的赔偿权利与条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辞职后有权获得一定的赔偿。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条件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劳动者在该公司工作的时长、工资水平、劳动合同约定等。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在辞职时需要提前通知雇主,并按照约定的通知期限履行义务。如果雇主未履行相关赔偿义务,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法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在辞职后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因此,劳动者在辞职前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相关法律规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维权。
    结语
    根据《劳动法》第38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辞职后有权获得一定的赔偿。赔偿金额和条件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工作时长、工资水平、劳动合同约定等。劳动法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辞职后得到合理的赔偿。因此,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相关法律规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风险提醒】离职分为主动辞职和被动辞退两种,主动辞职的朋友一定记得要提前30天通知工作单位,正式员工以书面形式通知,试用期员工只要通知即可,然后做好交接工作以及工资结算,找公司开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一般涉及到的纠纷比较少,但也不是百分百没有,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否则后续产生的法律风险会增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建议提前咨询律师。【专家建议】发生劳动纠纷,第一时间与单位沟通,若沟通无效,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劳动纠纷律师。律师在此期间可以帮您:一、帮助劳动者准确且全面地提出权益诉求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诉求经常会有很多。而诸多权益诉求对应的都是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所提出的诉求事项并不准确,或者发送遗漏,则很有可能无法获得劳动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二、帮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权益维护方案不是说有诉求就可以直接照着诉求启动权益维护了,那样的话很可能导致耗时、耗力,但收效甚微的后果。一种维权方案的有效形成对于劳动者的维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将劳动者从案件办理中解脱出来对于一个需要继续工作,养家糊口的劳动者而言,其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劳动仲裁或者诉讼事务。找一个专业劳动案件的诉讼律师,省时省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