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有人证就可以吗
释义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仲裁是需要人证的,法律规定人证和物证有同等效力,只要证人不是法律规定需要回避的人。证人证言的证明力较弱,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建议尽量搜集例如工资条、工作服、工作证或者工作中所持有、掌握的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于其他证据,需要根据你提出哪些仲裁请求而确定。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能要求工伤赔偿
    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工伤保险的,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有不同的做法。但分为两种:
    1、提供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2、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二、人证物证更有说服力的是哪个
    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或痕迹。
    人证:“物证”的对称。在司法实践中把与人的意识活动有关的证据统称为人证。它是有思维能力的人提供的。
    如果你指的“物证”而非“书证”,那么,物证本身是从外部特征去证明一种客观存在,若证明对象明确,其证明效力等级是很高的。
    而人证,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证人证言,需与其他证据相互佐证才能成立,一般事实,仅凭人证是难以认定其真实有效性的。
    通俗意义上将,物证与人证存在冲突的情况下,物证优先于人证。
    三、劳动者如何证明与单位有劳动关系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劳动关系纠纷劳动者需要证明与单位存在实际劳动关系的,一般而言只要与劳动者提供劳动事实存在关联的具有证明力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就可以作为证据,举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障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出门牌”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工记录、考勤记录、其它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