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太忻经济区规划范围 |
释义 |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范围包括阳曲县、古交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共6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433平方里。 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打造为: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开放联动先行区,面向全国驱动全省的创新发展标杆区,山西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区。 一、规划背景 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原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神,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为科学指导太原区的空间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战略 (一)战略重点 聚焦全面开放,协同一体;中心聚能,双向联动;增存并举,功能优化;生态优先,弹性生长四大战略重点,打造高能级增长极,形成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 (二)战略部署 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实施“136”整体发展战略部署,即“一个启动区、三个开发区、六个县(市、区)”协同发展的联动格局。发挥比较优势,同步发力,按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七大产业集群。 三、总体空间格局 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依托城镇空间、产业基础、交通廊道等资源要素,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构建“两山两脉、一轴两带”的总体格局,支撑区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一)维育“两山两脉”的保护格局 “两山”:强化恒山-云中山、五台山-系舟山为主体的两大生态屏障功能,巩固太原东、西山生态屏障,构建生态高质量发展涵养空间。高标准保护和建设由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城郊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绿地构成的“山城一体”生态公园体系。 “两脉”:高度重视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强化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塑造,发挥汾河、杨兴河两条生态水脉贯通支撑作用,依托汾河流域多条边山支流,打通贯穿城区,连接山体的生态联系绿廊,形成联通山水、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廊道网络,并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改善城市局地气候环境。 (二)构建“一轴两带”的开发格局 “一轴”:连接太原、忻州两市的区域发展轴,串联太原至忻州主要城镇及产业密集区,构筑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大通道。 法律依据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通知》 第一条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阳曲县、古交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共 6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 4433 平方公里,占太原市国土总面积 64%,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国土总面积 26%。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