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与我签订了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但没有给我
释义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补充协议;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补充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时,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争议可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无效的情形有: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3、劳动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拓展延伸
    公司未履行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维权之路
    面对公司未履行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的情况,我将积极采取维权行动。首先,我会仔细研究劳动合同和补充协议的具体条款,确保自己对权益的理解准确无误。接着,我将与公司进行沟通,明确表达我对履行协议的要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公司仍然拒绝履行,我将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并根据法律程序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我会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维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法手段,我相信能够在维权之路上取得公正的结果。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在特定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无效。这些情况包括欺诈、胁迫、排除劳动者权利等。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尽管部分无效的情况下,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面对公司未履行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的情况,我们将积极采取合法手段,包括沟通、法律援助等,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持续努力,我们相信能够取得公正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