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
释义 |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取决于是否有书面或口头约定,且其内容需合法有效。根据《民法典》第17和18条规定,夫妻共同所有工资、资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以及其他共同所有财产,但婚前财产、一方因伤害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确定的财产、一方专用生活用品等属于个人财产。婚前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与夫妻双方的人身或财产有关,并与道德和法律规定相符,方可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首先要看当事人是否对财产有约定,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且内容合法有效者,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资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婚前的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可见,我国《民法典》原则上规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同时又允许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 这给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提供了保障,夫妻双方的婚前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中国是有明确规定的。协议必须与夫妻双方人身或财产有密切关系,并且与一般性社会道德和其余法律规定不相冲突,才能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是怎样的? 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双方需要明确协议的目的和内容,如财产分割、债务责任等。然后,双方应当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行性。接着,双方可以自行起草协议,或委托律师起草。草拟完成后,双方需进行协商和修改,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衡。一旦达成共识,双方应当在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并将协议备案。协议生效后,双方应按照约定执行,并在维持婚姻期间及离婚时遵守协议内容。如有违反,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咨询专业意见,并遵守法律程序,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结语 根据中国的《民法典》规定,夫妻在离婚时对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和双方的约定。婚前财产协议的制定和执行流程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咨询专业意见,并遵守法律程序,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在离婚时,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内容执行,如有违反,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婚前财产协议为夫妻双方提供了保障,使其在财产分割方面能够更加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