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财产必须公证吗 |
释义 | 婚内财产不是必须公证。公证只是为了让财产的归属更加明确,并不意味着不公证的就无法确定归属。需要对婚内财产进行公证的,应当向当地的公证处申请,符合条件的就会办理公证,并发放公证书。 一、委托书只有公证了才有效吗 委托书即使不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是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在法律上更加具有证明力和证据效力。注意,公证并不是委托书会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公证的目只是为了防止委托书不是委托人本人所签署。所以,只要委托书的内容是真实的、有效的,那么委托书不需要经过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 二、在哪里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公证处,双方都要到场,还要提供需要公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婚前财产公证,是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时,当事人应当向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协议书(可在律师指导下完成);有关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其他有关的证明材料。 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 两人结婚并不是所有财产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 像不动产,如房子、汽车等,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 三、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需要办理公证吗 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并不需要办理公证,但是,如果当事人需要得到一种保证,则可以在签订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后,到公证处去进行公证。公证了终止同居协议书后,财产分割是有确定性的。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解除同居协议,法院将参照协议中,财产分割的协议来作出判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证法》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