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主旨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需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依据法律规定,如欺诈、胁迫、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无效的合同自订立时起无约束力,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有效。劳动合同无效时,可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过错方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一、劳动合同无效怎么认定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主要依据法律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存在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没有权利单方决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二、劳动合同无效怎么办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一款第五项、第39条第五项以及第46条第一项规定,如果是因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款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款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法》第2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由此可见,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后要参照认定无效的原因来确认谁为过错方,如果是用人单位的偶错,我们是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对方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当然如果是劳动者的过错,那么用人单位就可以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并且能够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了,所以我们无论是签订什么合同,都要依法合规。 结语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双方权益义务明确。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应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法。无效劳动合同即无约束力,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确认无效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用人单位因违法导致无效,应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法导致无效,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无论何种合同,应依法合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