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偷税罪的要件有哪些? |
释义 | 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及举报偷税漏税的部门和注意事项。 介绍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作为法律依据。同时,说明了举报偷税漏税应向当地税务机关举报,可以匿名或实名举报,需提供相关证据,并列举了举报的注意事项,包括保密举报人身份和核实奖励等。 法律分析 一、偷税罪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首先我国没有偷税罪,偷税漏税构成犯罪的,按逃税罪追究刑事责任。逃税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逃税罪的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二、举报偷税漏税向什么部门举报 (一)可以向当地税务机关举报(国税局或者地税局),可以匿名或者实名举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二)举报注意事项: 1、举报人可以采取书信、电话和面谈等形式举报。举报时应当向受理偷税案件的地方税务机关讲明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如二人以上联名举报应分别讲明各自的上述情况,以备查验。 2、地方税务机关受理举报案件和奖励举报人时,必须为举报人保密,保证举报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举报内容等情况不被泄露。 3、地方税务机关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查实被举报人确属偷税行为后,应当在该案结案后10日内按本规定,确定应当奖励的举报人和奖励金额。 4、地方税务机关奖励举报人时,应严格核实,防止奖金被骗取。因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奖金被骗取的,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举报逃税行为应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证据,可以匿名或实名举报。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必须保密,税务机关应核实线索并在结案后10日内确定奖励举报人和奖励金额。对于滥用奖金或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相关责任人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追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为相关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