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区别自首和坦白 |
释义 | 自首和坦白在自动投案和供述罪行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罪行,自首是主动投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另外,坦白是指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自首则是供述未被掌握的罪行。因此,自首和坦白对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有不同反映,自首是法定从宽量刑情节,而坦白是酌定量刑情节。 法律分析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自首与坦白存在着相同之处:都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那么,自首和坦白有什么不同呢? 坦白与一般自首的区别首先在于是否自动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坦白与自首的关键区别还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本人罪行的,是坦白。 因此,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不同,并且,自首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坦白是酌定量刑情节。 拓展延伸 自首与坦白:辨析与适用条件 自首与坦白是刑事法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尽管它们都涉及犯罪嫌疑人主动向执法机关提供有关案件的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区别与适用条件。自首一般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或掌握之前,自动向执法机关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而坦白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或掌握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真实、完整的供述。适用条件方面,自首通常要求主动、及时、完整,而坦白则要求真实、完整、主动配合调查。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了解自首与坦白的区别与适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在面临刑事责任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结语 自首与坦白是刑事法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或掌握之前,自动向执法机关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而坦白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或掌握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真实、完整的供述。自首要求主动、及时、完整,而坦白则要求真实、完整、主动配合调查。了解自首与坦白的区别与适用条件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至关重要,以便在面临刑事责任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