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请问诉讼代理人是律师吗
释义
    诉讼代理人不是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在法律或者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代理诉讼并接受诉讼的人。当事人是以自己名义诉讼,并且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还会因民事权利义务纠纷受人民法院判决的约束。另外,诉讼代理人是指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成为诉讼代理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2.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人;3.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公民、单位、亲友;4.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
    刑事诉讼代理人的权限是什么
    刑事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分为一般代理和全权代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来自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及他们的授权,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仍需做特别授权,在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代理人主要有以下诉讼权利:
    (1)原告方代理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起诉讼;
    (2)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的,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3)原告方代理人有权申请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4)要求民事诉讼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及时处理;
    (5)参加法庭调查;
    (6)参加法庭辩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五十八条 委托代理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该内容由 周琦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