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他人照片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权引争议
释义
    未经他人同意,在网上发布他人照片属于侵犯肖像权或隐私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获得赔偿。侵犯隐私权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住宅、跟踪监视、刺探财产状况、私拆信件、调查社会关系、干扰夫妻生活、公开婚外性生活、泄露个人材料、收集私人情况、未经许可公开秘密。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照片发到网上的,是属于侵犯肖像权或者隐私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的要赔偿。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拓展延伸
    个人隐私保护在数字时代的挑战与前景
    在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前景。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传输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也增加了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例如,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个人照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对个人隐私权的争议。此外,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收集和利用。然而,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景也变得更加光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不断加强,隐私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工具的应用。同时,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普及和隐私教育的加强也将有助于提高个人隐私保护的效果。因此,个人隐私保护在数字时代既面临挑战,又有着广阔的前景。
    结语
    在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前景。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下,未经他人同意将他人照片发到网上属于侵犯肖像权或隐私权的行为,侵权人应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他人个人信息、非法跟踪监视、窃听私拍、刺探财产状况等。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面临更大的风险。但随着法律保护的加强和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景变得更加光明。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和教育也将有助于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效果。因此,个人隐私保护在数字时代既面临挑战,又有着广阔的前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8: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