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起诉所需的手续及材料清单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民事起诉所需的手续和材料,包括提交起诉状、被告答辩、开庭审理等程序。其中,起诉所需材料包括起诉状和证据,而开庭后证据原件需交给法院。债务纠纷的案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证据材料,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起诉,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起诉状和答辩状。 法律分析 民事起诉所需的手续包括: 1. 提交起诉状,法院在审核通过后,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 2.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3.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4.开庭审理,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 5.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民事起诉需要的材料是: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例如身份证等;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一、开庭后证据原件要交给法院吗 开庭后证据原件是要交给法院。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法庭的开庭审判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二、债务纠纷怎样向法院提起诉讼 债务纠纷的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是: 1.准备证据材料; 2.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起诉,需要带身份证、起诉书等; 3.法院受理:在5日内送达起诉状副本给被告,被告15日内提出答辩,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4.开庭审理,经过法庭辩论等程序,法院作出宣判。 结语 民事起诉所需的手续和材料包括提交起诉状、被告的答辩状、开庭审理等程序。开庭后证据原件要交给法院。债务纠纷的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准备证据材料,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起诉,法院受理后会在五日内送达起诉状副本给被告,被告15日内提出答辩,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然后进行法庭辩论等程序,最后法院作出宣判。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