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损害商业信誉罪怎么处罚怎么规定
释义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这里要把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这个条件,如果所散布的并非虚伪事实,将不能构成本罪。在具体的定罪量刑时,应着重区分本罪的行为,与对企业和商品进行正常舆论监督的行为之间的界限。尤其是揭露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可能对人身有负面影响的舆论、专业意见,应当在有确切证据证明该舆论或者专业意见确为虚假信息、虚伪事实后,方可认为该舆论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性质。不宜在舆论或专业意见未被证明真伪的情况下,就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为由实施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刑法第221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量刑标准均为法定刑。具体到个案的量刑,法庭会视证据情况、行为的严重程度、后果、行为人事发后的表现(如是否自首、是否认罪、是否赔偿、是否获得被害人谅解)来进行综合判断,即使罪名成立,行为人通过认罪或者补救等方式,争取从轻或减轻的处理。
    一、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要坐多少年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根据刑法第22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