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人在监狱中生病或饿死,家属可获赔多少? |
释义 | 监狱在犯人生病死亡时无过错不需赔偿,法律规定监狱需立即通知家属和法院;罪犯在监狱内立功可获减刑,需遵守监规、积极劳动学习,并在生产、改造等方面展现立功行为。 法律分析 一、犯人在监狱里生病死亡怎么赔偿 1、犯人在监狱里生病正常死亡,监狱如果没过错不承担任何责任,不予赔偿,罪犯因病死亡的,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的医疗鉴定有疑义的,可以重新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五十五条,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监狱应当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罪犯因病死亡的,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的医疗鉴定有疑义的,可以重新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罪犯家属有疑义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罪犯非正常死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第七十三条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如何在监狱里立功减刑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罪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因此,服刑人员想要获得立功减刑的,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认罪伏法,不能违反规定纪律;其次,服刑人员应当积极劳动、学习,多挣分;以上两条是立功减刑的首要条件,否则,即使有立功表现,也有可能不能获得减刑,因为法律规定立功是可以减刑,而并非应当减刑。最后,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再从各方面进行立功的行为,才能获得减刑或假释的可能。例如,在生产方面,对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相关发明专利;改造方面,对严重违反纪律的犯罪分子积极检举,避免恶性事故发生;监狱内部办的黑板报、报纸、网站等,积极投稿。综上所述,服刑人员要努力做到思想进步,劳动积极,争取奖励等各方面优秀,才能获得立功减刑。 结语 犯人在监狱里生病死亡,监狱若无过错,不承担责任,不予赔偿。罪犯因病死亡,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如人民检察院对鉴定有疑义,可重新鉴定死因。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55条。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监狱应立即通知家属、检察院和法院。罪犯非正常死亡,检察院应立即检验,作出鉴定。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死亡,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规定处理。立功减刑需服刑人员遵守监规、接受改造,表现悔罪或立功。认罪伏法、积极劳动学习是首要条件。同时,在生产、改造等方面展现立功行为,才能有减刑或假释的可能。服刑人员要努力进步,积极劳动,争取奖励,以获得立功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