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如何处理 |
释义 |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需受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刑罚可达三年至七年。申请公安办案人员回避需考虑特定关系和违规行为,如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徇私舞弊等,以确保案件公正办理。 法律分析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怎么办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反行政法的要接受行政处罚;违反刑法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如何申请公安办案人员回避 根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回避事由,具体如下: 首先,对于办案人员与本案相关人员有特定关系的,应当回避。如办案人员是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包括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以及本人或者其他近亲属和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均应回避。 其次,办案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应当回避。《法官法》《检察官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了法官、检察官等人员的业务规范,对于为本案当事人介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接受当事人宴请、索取当事人财务的办案人员,因其可能存在徇私舞弊之行为,影响案件的公正办理,应予回避。 参与过本案侦查、审查起诉工作的侦查、检察人员,调至人民法院工作的,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考虑到刑事诉讼进程中不同阶段办案人员的职责、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如同一办案人员在担任侦查人员后,又担任检察人员,对案件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存在影响案件公正办理的可能,故此亦属回避事由。 结语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对于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或国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徇私舞弊等更严重的情节,刑期可更长。同时,申请公安办案人员回避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与案件相关人员存在特定关系以及违反业务规范的情况。确保办案人员的公正性和案件的公正处理是重要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六条 依照本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