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超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商超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根据我国商标法,侵犯商标专用权需赔偿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按侵权者获利确定,参考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可赔偿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并包括权利人合理开支。商标侵权行为表现为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商品,未经授权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恶意伪造他人商标标识,超越权限制造注册商标标识。 法律分析 一、商超商标侵权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权的,依据对商标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损失难以确定的,按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损失和获得利益因以确定的,按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恶意伪造、制造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标识亦或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2、没有经过商标权所有人认可或者委托而制造其注册商标的标识; 3、恶意伪造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 4、超过商标权所有人给予的权限恶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拓展延伸 商超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有何规定? 商超商标侵权是指超市或商场在销售商品时,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侵犯了商标权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商超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商超商标侵权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侵权损失、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商誉等。而处罚措施则可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会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侵权者的故意程度、损失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商超在经营过程中务必遵守商标法律法规,以避免商标侵权行为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结语 商超商标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商标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此类侵权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商超商标侵权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商誉等。处罚措施可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将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故意程度和损失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因此,商超在经营过程中务必合法合规,遵守商标法律法规,以避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七十一条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收受当事人财物,牟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七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负责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四条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