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是 |
释义 | 公安机关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如果其在逃,可以发布通缉令并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但发布通缉令的范围应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超出管辖范围需要报请上级机关发布。 法律分析 是公安机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咨询我 拓展延伸 我国通缉令的实施与执行机制 我国通缉令的实施与执行机制是指在我国法律体系下,针对犯罪嫌疑人或逃犯的追捕和抓捕工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犯罪嫌疑人逃离司法管辖区或者拒不出庭接受审判时,公安机关或法院可以发布通缉令,公告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和追捕要求,以便广大民众提供线索和协助抓捕。通缉令的实施与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包括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通过信息共享、协作配合、线索核查等方式,共同努力将逃犯缉拿归案,维护社会治安和法律权威。此外,通缉令的实施还需要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保证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利益。通过完善的实施与执行机制,我国能够更加高效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 通缉令是公安机关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时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并采取有效措施追捕逃犯。通缉令的实施与执行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的协作和合作,同时也需要遵循法律程序,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的实施与执行机制,我国能够更加高效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为了保障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任务,中央国家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向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通报下列情报信息: (一)社会安全信息; (二)恐怖事件、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 (三)气象、水文、海洋环境、地理空间、灾害预警等信息; (四)其他与执行任务相关的情报信息。 中央国家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立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采取联通安全信息网络和情报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方式,提供与执行任务相关的情报信息及数据资源。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对获取的相关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依法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第二十二条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国家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为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实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为提高退役军人保障能力提供支持。 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与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做好信息数据系统的建设、维护、应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