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级故意伤害罪如何判处? |
释义 | 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二级轻伤时,通常会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双方和解并取得谅解书,法院可以判处缓刑。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过失致人死亡的,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打架致人轻伤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无法通过积极赔偿及积极交涉取得对方谅解,一切只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继续。 法律分析 当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二级轻伤时,通常会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双方和解并取得谅解书,法院可以判处缓刑。 一、杀人判死刑吗? 在刑事案件中,故意杀死人的犯罪分子《刑法》的规定,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是因为不小心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在刑事处罚上比故意杀人罪轻。 过失致人死亡的,法院一般判处犯罪分子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且,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故意伤害他人过程中导致受害人死亡,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也要接受严厉的刑罚制裁,法院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打架致人轻伤对方不谅解怎么办 打架致人轻伤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无法通过积极赔偿及积极交涉取得对方谅解,一切只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继续。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有对方的书面谅解,也就是刑事谅解书,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 三、打人自首怎么判刑? 根据法律的规定犯罪行为人具有自首情节,应当依法从轻处罚。自首的犯罪事实未被办案机关发觉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一般不超过4年。自首的犯罪事实已被办案机关发觉但尚未调查谈话、讯问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超过3年。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伤残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续执行。 结语 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二级轻伤时,通常会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如果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双方和解并取得谅解书,法院可以判处缓刑。在刑事案件中,故意杀死人的犯罪分子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如果是过失致人死亡,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打架致人轻伤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无法通过积极赔偿及积极交涉取得对方谅解,一切只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继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