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直接起诉公司拖欠工资? |
释义 | 公司拖欠工资可直接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最高法院解释,劳动者可凭拖欠工资证据直接向法院起诉,视为劳动报酬争议。对于持续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获得补偿,或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支付报酬并加付赔偿金。新法提高了处罚力度,还设立了绿色通道,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若单位表示异议,需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法律分析 一、对于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可以直接起诉吗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合法订立后,用人单位必须履行不得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 但是在现实中,仍有许多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违法操作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托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案件,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 二、公司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如果单位拖欠工资,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劳动者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二,劳动者选择不解除劳动合同,而是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行政机关责令的期限内仍不发放工资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除了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期限支付劳动报酬外,逾期不支付的,还会责令用人单位按应支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无故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原来加付25%的标准提高到了50%-100%。其次,鉴于申请劳动仲裁较为费时,所以《劳动合同法》还为劳动者追偿欠薪开辟了绿色通道,其第30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发出支付令。但是,支付令只在用人单位不表示异议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单位表示异议,还是要走劳动仲裁的程序。 结语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对于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劳动者可以凭借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作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讨拖欠的劳动报酬。此外,如果公司持续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并加付赔偿金。新的《劳动合同法》对无故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为劳动者追偿欠薪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处理拖欠工资问题时,劳动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法律途径,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