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的财产有可能会受到损失或侵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具体保护方式可以包括向有关机关申请保全、委托律师进行财产代管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取保候审应当采取保证人财产、交纳保证金、监视居住、限制出境等措施,保证被告人按照法律规定到庭应诉和不影响案件调查。其中,采取保证人财产的措施,是为了确保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违法或逃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有可能因他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遭受财产损失,或者有其他紧急情况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五十八条:律师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代为管理委托人的财产;也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为办理财产保全、财产处置等事务。 总结:取保候审期间的财产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被告人和其家属应该认真对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进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