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防卫过当最高判多少年 |
释义 | 正当防卫过度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前提是过失致人重伤的情况下,才需要处罚。构成正当防卫要满足的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有防卫意识、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等。 法律分析 正当防卫过度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前提是过失致人重伤的情况下,才需要处罚。构成正当防卫要满足的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有防卫意识、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等。 一、正当防卫过度判几年 正当防卫过度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3年以上10年以下。致人死亡或者手段残忍致人重伤或者严重残疾的,10年以上,无期,或者死刑。 二、构成正当防卫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不法侵害行为现实存在。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4.针对侵害人防卫。由于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针对其本身进行防卫,才能保护合法权益。 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如下: 1.危险的来源不同。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 4.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在正当防卫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不法侵害行为的存在、正在进行、防卫意识以及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等条件。如果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根据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在危险来源、主体要求和实施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