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致人轻伤判刑还用赔偿吗 |
释义 |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判刑前主动赔偿受害者,可能能争取从轻量刑,但一旦判决作出后,就没有必要再赔偿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分析 致人轻伤判刑还用赔偿吗 不用,判之前主动赔的话或许能争取从轻量刑,既然判过后就没必要赔。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如果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拓展延伸 2023年刑责与赔偿:轻伤案件判刑是否足够惩罚? 在2023年,对于轻伤案件的判刑是否足够惩罚,存在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判刑已经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维护社会秩序。此外,判刑也可以让犯罪者承担责任,给受害人以正义感和安慰。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判刑并不能完全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因此赔偿也是必要的。赔偿可以帮助受害人恢复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实现一种更全面的正义。综上所述,对于轻伤案件,判刑和赔偿应该相辅相成,既要惩罚犯罪行为,也要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结语 对于轻伤案件的判刑和赔偿问题,观点存在分歧。判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维护社会秩序,让犯罪者承担责任,给受害人以正义感和安慰。然而,赔偿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受害人恢复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实现更全面的正义。因此,判刑和赔偿应该相辅相成,既惩罚犯罪行为,也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